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八十四章 心生不满大冤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李靖是功成身退的代表。

每每他都是不争不抢,且见好就收。

他打仗干脆利落,回来之后就立刻交出兵权。

几乎从不参与朝中争端。

而张亮与他刚好相反,是一个恃功而骄的反面教材。

最为致命的,就是他在军中广收义子五百余。

因为罗织党羽被人告发,说他有造反的想法。

最终死于非命。

原本冯一博还以为,王子腾的失势,是因为以军饷之事要挟朝廷。

可现在听了这话才明白,那只是他最后的挣扎。

而起因则是王子腾大开方便之门。

不仅将一众亲朋旧故,还有他们推荐的人都安排到了军中。

甚至,还想插手朝中任免。

他先后保举并收揽不少旧党成员。

这其中,贾政也跟着出了不少的力。

说他罗织党羽,确实不算冤枉。

可王子腾显然不这么认为。

不然也不会说出这样怨气冲天的话来。

至于,他刚刚提到的“别人”。

显然就是景顺帝了。

王子腾昨日从宫中出来,整整一夜未眠。

今日面见冯一博,还满脸的倦容。

可即使这样,也遮掩不住他一脸的不甘。

“一博,我对你的叮嘱,一定要记住。”

说到这里,他似乎有一点眩晕。

好在一手撑住窗台,微微缓了缓。

不等冯一博过去搀扶,他就继续道:

“以后千万莫要学我急功近利,你现在是文官,这很好!但你要记住,做官当做房玄龄,只出谋划莫独断啊!”

房玄龄和李靖、张亮一样,都是唐太宗时期,名列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只是,一般提到房玄龄,就绕不开杜如晦。

自古就有“房谋杜断”的说法。

指的就是房玄龄善谋划,但优柔寡断。

而杜如晦善决断,但不善谋划。

一般情况,两人都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

而单独拿出来,大多也是夸杜如晦的决断比房玄龄的谋划,更为重要。

冯一博倒是第一次听人单独拿出房玄龄来说。

说的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